百家乐(www.lunpanbaodian.com/bjl)
深圳市本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 
     互 动 论 坛
     推 荐 访 问
     合 作 伙 伴
     在 线 采 购
 
本源专家咨询案例选——赏识管理类(专文)
[ 作者:佚名 转贴自:本站原创 ]

   
中国呼唤管理思想创新
——本源创始人李忠辉与冯琳合著《赏识管理》自序

    中国从来不缺思想家,比如孔子、老子、孟子……当然,还有“孙子”,直到现在,孔子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!中国也从来不缺思想,比如《易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孙子兵法》……《孙子兵法》如今成为国内外兵家与商家的必读!而转眼到了现代,中国的企业却要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管理思想了。不是不应该学习,不是没有胸怀,关键是我们不应该“削足适履”。

    很多人,包括企业家和学者,都崇拜和照搬西方的管理思想,却很少人关注这些思想产生的经济和文化环境。管理思想源于对企业员工行为的研究,源于对企业效率和生产力提高的研究,恰恰这些研究者以及研究的对象都离不开其文化背景与所处的环境。虽然还没有哪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否定管理中计划、组织、领导和控制几个基本职能活动的存在,但是的确没有一种普遍适用于不同环境、不同场合的管理方法。为什么呢?除了企业的规模、企业的发展阶段与产业特征,最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文化差异。

    在中华文化里,有许多充满了智慧和价值的思想并没有通过基因代代相传。相反,我们的民族在等级的文化里延续了几千年,习惯了尊重权威,而不是关注和实践那些闪光的思想。“枪打出头鸟”的教诲扼杀了民族文化的创新。我们习惯了与别人一样。

   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,还是西方的管理思想,对于简单排斥和否定,我们说不,对于照搬照抄,我们也说不!因为事实的真相和规律也许就在那中间的某个状态。封闭自大导致思想力衰退,崇拜与迷信让人们在前行中丧失自我;只有开放的心态,博采众家之长并融会贯通,才能在创新与继承的均衡中获得成长与进步。

    伴随经济活动的全球化、越来越密切的人员跨地域交往,各民族的文化正在以无国界、无断层、全方位的方式传播和相互渗透,相互影响。如果说网络作为工具只是新经济助力的话,那么对知识价值的认可和对人性的尊重,就是新经济的根本推动力。民族复兴需要持续的创新,更需要培育创新的文化。中华民族呼唤自己的管理思想。

    中国需要文化尊重,中国企业需要利益尊重,中国人需要人性尊重!

   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组织中的成员,他们是有个性,而且思想和价值观成熟的“人”,是人就需要尊重,需要赏识!不要让我们去适应西方的管理理论,而是要管理措施尊重我们的人性!所以,对于高价叫卖的“知识贩子”,我们都予以拒绝;对于那些尊重差异而做出的任何适应性努力,我们都表示欢迎。

    我们承认,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上,我们落后了,我们需要学习;但是,仅仅学习还不够,我们需要超越,学生能够超越老师才是进步!于是我们决定不再“削”我们的“脚”,我们决定修改“鞋子”——我们尝试做一次管理思想的创新:在东西方的文化里,我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文化因子,那就是“赏识”,因为人人都需要赏识;通过问卷调查,我们总结了一组赏识要素的关键词“尊重、信任、理解、激励、认可、提醒”。

    也许,通过赏识理念,我们可以正确解读优秀的西方管理思想,并且有效地实现对西方管理技术的本土化“修正”。

    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,因此企业是有生命的;产品是员工开发的,因此产品是有生命的;市场是由人们的需求与偏好构成的,因此市场是有生命的。我们通常难以改变市场,但我们可以通过开发人力资本、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而影响市场;我们可以轻易改变自己,提升组织的效率,创新产品与服务,实现期望与目标。

    真正的“员工第一”可以实现“顾客第一”;真正的“顾客第一”可以实现“股东第一”——因此,“员工第一”应该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。

    在化学学科里,有一种可逆反应,可以通过温度、压力和催化剂等条件的改变,让反应向期望的方向移动;在物理学科里,有一种力学平衡,如果借助推动力,可以实现汽车、飞机等设备的可控制的移动……这些自然现象的规律似乎说明了变化和创新就是打破一种平衡,达成另一层次的平衡。这种平衡点在数学里被称为“拐点”。有趣的是,企业的发展、孩子的成长、文化的变迁,似乎都能发现“拐点”的存在。而赏识,就是一种特殊的“催化剂”和“推动力”,赏识,就是识别需求,了解规律,在关键的“拐点”给予的助力。

    回顾历史,所有的社会进步都与体制的变革、生产力的解放有关。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尊严需求的识别,激发了人民对做主人无比的热情和渴望,伟人的思想论述里充分体现了对人民的尊重、理解和信任;邓小平对中华民族发展需求的识别,激发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潜能,思想空前解放,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。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、教育的复兴、科技的复兴。我们渴望教育的投入在持续增长的GDP里“超比例”增长,我们渴望技术开发的投入在持续增长的企业利润里“超比例”增长,让科技与教育不再成为民族复兴大业“木桶”的“短板”!

    或者说,我们渴望,赏识文化能够在经过了几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里找到“拐点”,还创新与新思想一个自由的空间,释放中华文化复兴的巨大潜能。我们渴望,赏识文化能够感染每一个人的思想,弥漫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,让思想力和文化力灿烂开放!

    我们渴望,中国的人口不再成为负担;我们渴望,“以人为本”不再是以人为成本;我们渴望,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本!

    也许,同样的管理案例,同样的事实或事件,不同观念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读,不同知识厚度与不同认知层次的人也会给出不同的解读。也许,赏识管理的提法过于大胆,因为我们不是知名的专家,但我们努力地尝试着让思维在没有束缚的空间里灿烂地开放一次——那就是对赏识如何融入管理,作了一次独特的解读。

    如果说赏识管理提供了一个好的思想或者有意义的思路,那并不归功于我们;像中国的太极拳一样,我们借了力——众多专家学者的思想,众多管理实践者的经验。我们不过是提供了一种思想的组合,或者一种叙述方式而已。

    与所有的生命一样,我们渴望关注与赏识的目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李忠辉 2005-8-16于深圳银湖
 

  • 上一篇文章: 两天赏识管理课程
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李忠辉在博客网开设管理文章专栏
  •  
     

    Email:9101001@qq.com QQ:9101001


    Copyright@2005-2018深圳市本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,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